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

台皮膚、華面具(一)(by 老京彩)


台皮膚、華面具~


 


以舊作回應電影「光榮時刻」和蔣為文事變



一名小說家、一名學者,都有著台皮膚,一名心甘情願地戴著華面具、一名堅持拒絕華面具。




叙文與說明

xyz資訊工坊


  坎城影展競賽片「光榮時刻」(Outside the Law)正在台北上映,這部電影也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。更特別的是:這部電影在坎城參展時,許多法國左派人士抗議「這部電影的史觀不正確」,然而抗議者大多沒看過這部電影、對影片牽涉到的殖民地歷史也所知有限。這就像在台灣,隻需有人提到二二八、提到族群不平等的酬謝,就會有另一些人指責其「挑撥族群」;殊不知:「製造不平等酬謝的政府」才是挑撥族群的元兇,「拒絕面對歷史真相的群眾」則是挑撥族群的幫兇。


 


  「光榮時刻」的主題與阿爾及利亞的去殖民運動有關,以飄泊在巴黎的三兄弟的故事呈現,除了嚴肅的歷史,電影情節更波及動人的家庭親情、懸疑的諜報鬥智、勸慰的黑幫火併(相似「教父」);但因後者是商業電影常見的題材,請容筆者略而不提。


 


  導演雷契鮑查瑞(Rachid Bouchareb)的前一部電影是「光榮歲月」(Indigenes; Days of Glory),這部電影則是描寫:二次全國大戰時,來自北犯科屬殖民地的志願軍,他們由戴高樂領導的「岑寂法國」指揮、對抗納粹德國;在這些志願軍中,有些人是為謀溫飽而從軍、也有人是為志向而投身反法西斯戰爭;然而,無論是何種動機,他們都受到明顯的歧視和不公酬謝。





  出身法屬馬提尼克的法農(Frantz Fanon),他的人生經歷正印證了這兩部電影。他基於獸性志向,投身抗德戰爭,卻在軍旅保存中飽受歧視;二戰過後,他投身阿爾及利亞解放戰爭、居功厥偉,更在這期間完成了後/殖民理論的奠基之作「黑皮膚、白面具」。在二次大戰中,也曾有台灣先進協助中國對抗日本帝國(鍾浩東、蔣碧玉等); 但要是有人根據這些事例,就主張台灣不應獨立、並批評抵制中華帝國壓迫的台灣民衆,那顯然是不敷國際觀、對全國反殖民歷史無知,才會有此謬論。


 


  就筆者閱讀所及,Tzara「光榮時刻」的評論是最傑出的,但是他提到的「台灣的被殖民狀況」卻屢遭網友質疑。再加上數禮拜前的世衛組織密函事變(本共筆部落格有多篇文章討論xyz 連結)、蔣為文嗆黃春明事變(連結),更說清楚台灣持續受到內在殖民(如蔣黃事變)和外在殖民(如世衛事變)的雙重壓迫,但許多民衆卻對殖民地狀況視而不見。因而,雖然許多先進和本站寫手已經作出評論,在六月三日早晨,筆者和好友仍舊要借Cafe Philo的場地,舉辦一場座談會「從天邊七號、阿凡達到光榮時刻~談電影裡的殖民與去殖民」(連結)。


 


  關於法農、關於台灣的殖民情境,筆者兩年前曾寫了一篇「台皮膚、華面具」(未在網路發表),收錄於「超克GGY」中。現在,為了協助網友和座談會聽眾更體味電影和台灣、也為了向全球獻身解殖民運動的先進存候,筆者在此野人獻曝,將舊文拿出來重貼,再請網友與聽眾指教。


 


  要是列位想看些更貼近電影內容的評論,也許參考「光榮時刻:速寫阿爾及利亞獨立建國史」(連結)、「天邊七號測驗題」(連結)、「細說阿凡達」(連結)。


 

 



GGY若何練成III—


 


xyz

台皮膚、華面具


 


  前文「GGY 若何練成I」(如下簡稱G-1)(連結連結)以及GGY若何練成II」(如下簡稱G-2)(未貼上網),凡是針對外省人作討論(註一)。根據過去四大族群的分類,還有鶴佬人、本省客家人、原住民尚未論及,他們的GGY complex/ phenomena又是若何呢?本文試圖對這問題作末尾的解答。因為這種分法其實是統治者用以挑撥族群的建構,所以我將討論重點放在其特點~被殖民者,而不多著墨於各自族群的差異(註二)。同樣的,疏漏或以偏概全在所難免,但筆者將盡也許誠懇地貼近他們的狀況。


 


台灣的島內殖民



  日本帝國在1945年結束對台灣的殖民統治(註三),台灣並未獲得解放,而是成為另一個國家的殖民地。當時「巨細貪污相互搶奪接收敵產者到處有之,弄文舞法者或倚藉武力以欺壓民衆者漫山遍野。人權不能得到擔保,言論出版得到岑寂,財政破產,物價繼續騰貴,廠礦倒閉,農村日益陵夷,失業者成群,無法營生者不可勝算,全省民衆不堪其苦,敢怒不敢言。」(王添燈)景象形象比日據末期惡劣許多。而陳儀政府以台灣人「多未參與行政工作」、「不體味中國話」(怎麼不說中國殖民者不體味台灣話)、「受日本徹底奴化」、「是次等領土上的次等國民」(註四)為由,排擠政府機關內之台灣人、大批安置殖民者官員;當時行政長官公署內之台籍官員隻需二特别之一,突出政府機關內台籍官員也少於特别之一;少一切外來者統治多數當地人,加之以種族歧視的心態,正是範例的殖民統治。


 

電影「光榮時刻」的第二場戲,三兄弟的父親在賽提夫大屠殺(Setif massacre)中喪生了。發生在阿爾及利亞的賽提夫大屠殺,相當於發生在台灣的二二八事變。





  1949之後,國民黨政府持續地執行族群差別酬謝,在政治及人事軌制上:在公務員考試時「依省籍分派名額」、另設許多特種考試(隻需殖民者有機會參加),給予軍公教(戰後移民居多)許多特權(免稅、過夜水電補助、後輩指點補助~),中國來台國會議員不需改選、死後由同鄉遞補…(註五);在語言文化上:廣而告之華語、制約台灣語言操縱,埋沒或竄改台灣歷史、厘革地名路名,在指點中疏忽本土資料(歷史地理文學皆然),並由殖民者壟斷傳播媒體、學術藝文各界的煩忙職位地方…。


 


  也許會有讀者認為:這些凡是過去的事變,何必提它?事實上,不少事並未過去:高普考雖再也不依省籍分派,但仍有許多隻需少數人能參加、以緻因人設考的特種考試。軍公教特權依舊、而這也會影響下一代競爭力。即便是已經取消的不平允酬謝,仍舊必須檢視它對社會組成的影響。隻需體味「過去」,才也許體味「現在」。


 


  就以迩來(2009)的經濟不景氣為例,許多家庭財務大受影響(無薪假、失業),以緻後輩失學~某私立大學有近半學生沒在新學期報到。此時軍公教人員仍領取高額福利補助(July2011加薪)、退休人員繼續坐領高額退休金,他們的後輩還享有指點補助;這讓失業的家庭、失學的學生情何故堪?馬克思(Karl Marx)曾論述「社會關係再生產」(reproduction of social relations),上述狀況不就是「殖民關係再生產」(reproduction of colonialist relations)嗎?


 



有一名認真的異類公務員,她在三月中就發現了食品中內含塑化劑、四月中徹底確定,但馬政府竟拖到五月下旬才頒布並追查。這些耽誤時日、陵犯民眾健康的公務員,還有寧可把納稅人心血用來放煙火、也不願將公帑用來改善食品藥物安然打點的高官,全都要在今年七月加薪。


  


沒有殖民母國的殖民地



  在1949年的台灣,新的殖民者得到對母國地皮的統治權,更強化其被害焦慮、更不信任他者/台灣人、更不願意放棄特權(參見G-1),於是沒能擺脫其殖民性情,乃至使台灣成為:沒有殖民母國的殖民地。


 


  時至今日,有逐個切的殖民者特權已被取消,但非一切;而過去的特權也讓殖民者占據晦氣的職位地方(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媒體宣傳、指點學術…),也許繼續操作把持權力並奪取資源,也也許藉此培植後繼者、延續此集團的優勢職位地方。用後/殖民理論的語言來說,戰後的台灣正是範例的「內部殖民」(internal colonization、國境內的殖民壓迫)。


 


  除此之外,殖民統治對被殖民者的心靈產生深刻的影響,讓他們相信「殖民者比被殖民者優越」,這是殖民者強加的「被殖民情結」;這種「內心的殖民」與「政治經濟的殖民」互為表裡,前者較隱微、但影響更深遠;即便未來殖民者的部門政經特權都被取消,「內心的殖民」仍也許發生影響,導緻獸性的扭曲。Ashis Nandy則將「政治經濟的殖民」稱為external colonization,將「內心的殖民」internal colonization(差異於前述的「內部殖民」)。


~未完待續連結





電影「光榮時刻」的最後,巴黎警方嚴厲鎮壓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者、以緻暗殺其中一名領導人(本片配角)。幾個月後,阿爾及利亞脫離法國獨立了。





註一:前文操縱「高級外省人」、「弱勢外省人」是相沿極品

GGY郭冠英的用詞。本文中將操縱「(中國)殖民者」指稱高級外省人,操縱「中國移民」或「戰後移民」指稱所謂的外省人GGY是郭冠英(Guo Guang Ying)名字的縮寫,超克藍綠的寫手們把它發展成「了不得的概念」(郭冠英語);關於GGY的豐富內涵及相關討論、以及GGY歌曲、GGY娃娃,請見超克藍綠的新書「超克GGY:郭冠英現象之評析」。

 


註二:本文中出現的「台灣人」,原則上包含鶴佬人、客家人與原住民。筆者並非否定這些族群的差異或抵牾,但比起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差異/抵牾,台灣人的族群間抵牾都顯得不那麼有遑急性;對我想討論的主題「GGY 若何練成」而言,更是意義不大~GGY首要與「殖民者vs.被殖民者」有關。


 


註三:在「內地延長政策」之下,日據後期台灣的職位地方與命運、不像另外的帝國主義殖民地突出悲慘;相對於突出殖民者對待被殖民者的態度,在台日人對待台灣民衆也比較和睦;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「天邊七號」的啓事。


 


註四:王添燈是二二八事變處理委員會委員,在事變中被捕殉難;引文出自他所擬的「二二八事變處理大綱」。其下引文散見於二二八事變相關史料,「次等領土上的次等國民」是行政長官公署秘書長葛敬恩所言;請參見:「二二八回顧與檢討」(連結


 


註五:參見GGY 若何練成I」(連結)註四、註七。




~未完待續連結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