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

(聯合報)全國交通安然串聯報導

 

校前交通如虎口 莫讓年輕生命殞落輪下

【聯合報╱記者洪肇君、喻文玟、苗君平、何?榮/連線報導】



東華大學學生陳靜瑩日前慘死輪下,她的學姊陳思蓉投書本報,感嘆「學妹車禍慘死,新聞一天就過了,師生怎能不怨?」混亂的交通,大學生走出校園,就像投入虎口,卻反複發生不幸。 



「GOD!還我坦然!」「GOD!還我路權!」五月間,中部十四所大學學生走上街頭,為爭取校園周邊交通坦然,首次自發性的遊行。學生們咆哮:「每次失事,當局就開一堆支票,事過境遷,冷淡依舊,令人灰心」。 



中部學生的沈痛,和東華學生的投書,反響校園虎口,讓數以萬計的學生家長牽腸掛肚;本報自克日起,將以系列追蹤報導,公開全台各大專院校的虎口路段,撲打當局改進,渴想不要再發生慘劇。 



大學生每年車禍的死傷人數,因警方沒有歸類統計,不絕未引起各剛直視,但根據本報追蹤調查,傷亡可觀。 



以參與遊行的東大、靜宜、弘光為例,三校都設在車潮洶湧的中港、中棲路邊,九十六學年車禍意外近卅百四十件,出生避世五人;九十七學年度下滑,仍達一百八十件。靜宜學生會長林昱志說,中港、中棲路「上下課就像在虎口拚命」。 



位在八卦山邊的彰化大葉大學,學生描繪校前的山腳路「彷佛雲霄飛車的軌道」,因車禍頻傳,校園流傳一句警語:「最快也要七天賦回抵家!」 


xyz
許多新生乍聽這句話,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,教官薛贈福解釋,民間傳說往生者要到頭七才略回抵家,因此學校和學長、學姊,都會用這警語叮嚀新生。 



花蓮縣客歲一月迄今,因車禍出生避世的大學生有十人,此中東華大學多達五人,包含上周被酒駕司機撞死的陳靜瑩;雖然鬧事者批準賠償四百六十萬,但她父親說:「再多錢也換不回女兒。」渴想女兒的死,能喚起相關單位重視學校虎口問題,「讓女兒走得有心義」。




xyz投書/學妹車禍慘死 新聞過後…

【聯合報╱陳思蓉/東華大學學生(花縣壽豐)】



學妹陳靜瑩日前幫偏遠學童課輔完騎機回宿舍,竟在機車待轉區等號誌時,被酒駕的服役軍官蔡兆欣撞死。她怙恃重殘,看到拄著拐杖的媽媽撫屍痛哭的氣象,我們豈止「怨」,簡直「恨」透了。



我才就學三年多,我們學校已有多少學存亡傷於校區周邊的大馬路上,其事故比例應在全國各大專院校之冠,這種冠軍是我們全校師生心頭之痛。



我們學校兩個校區周邊的馬路都很寬廣,人稀車卻多,頗爲砂石車與大卡車如狼似虎,我們早就練就別相信紅綠燈號誌的觀念,否則死傷將更慘重。



學存亡傷那麼多有被當局有關機關重視嗎?現在看幾位候選人及黨政輔選人搖旗吶喊、拚選舉,我的學妹還是慘死輪下,新聞一天就過了,我們師生怎麼不怨?



隻要地方與地方好好勘驗校區周邊的馬路,找出癥結,加之防護法度,全校師生與附近居民獲得更多保證,怨氣也可稍紓。 







緻命中棲路 靜宜、弘光學生「隨人顧性命」

【聯合報╱記者苗君平/台中縣報導】



「光鮮明晰是當局叫我們違法!」校址在台中縣的弘光科大學生蔡克斯說,學校前的中棲路危險路口多,交通號誌不完滿,學生騎機車被逼得隻能違法左轉,陳情多次沒改進,同學隻好「隨人顧性命」。



沙鹿鎮中棲路是台中市台中港路的西伸,從大肚山一同下坡,兩側有靜宜、弘光兩大學。兩校相距不到兩千米,上下學時慢車道擠滿汽機車,常發生碰撞,客歲學生發起黑色和平運動向有關單位陳情,一度引起各界注目。



記者即日下午五點站在靜宜大學前的人行天橋上,放學時汽機車流量很大,部分公車與小貨車行駛慢車道,硬是將機車擠得東閃西閃,頗爲危險。



弘光科大學生許至汛說,陳情後,中棲路慢車道畫有「機車優先道」,但公車、小貨車還是擠慢車道,「大車欺負小車,你能怎樣?」每天都有幾乎被大車追撞的驚險畫面,「沒有三兩三,最好不要來中棲路騎機車。」



林同學說,「機車優先道」機車一點也不優先,這樣的畫設毫無意義。

xyz

蔡克斯說,當初陳情是渴想能有「機車專用道」,公車可比拟台北市,在分隔島停車載客,確保機車行駛坦然;但客歲會勘時,有關單位見解差别,隻設置「機車優先道」,「碰碰車」仍不時發生。



他說,像學校附近的中棲、英才路口,假如騎機車規矩地兩段式左轉,會和對向左轉車子爭道,「隻好違規跟著汽車左轉,不少同學因此吃罰單」。



不過公路總局認為此處是「T」字路口,不是十字路口,不克不及裝設四相號誌。蔡克斯不滿地說:「憲法都能改了,為什麼不聽聽學生的意見,是當局逼學生違法,不是學生愛違法。」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